高中生不理家長怎么辦
溝通是一切的基礎(chǔ),因為只有溝通才能解決問題,但是也要建立在有效的溝通前提上。高中生和家長的溝通不暢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家長要尋根究底解決這個問題。
高中生不理家長怎么辦
第一個技巧是“肩并肩地進行溝通交流”。
任何情況下,父母與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談話,都不宜采取特別正規(guī)、特別嚴肅的方式。交流的場合和交流的方式過于嚴肅,孩子的抵觸情緒會自然升騰?!皨寢屢f服我了,她要改變我。她不理解我,不認可我,我不理她就是了?!边@些是孩子內(nèi)心的獨白。
父母如果在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如一起散步時、一起購物時,或去看電影的路上,在孩子輕松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溝通,一切就會順其自然。
第二個技巧是“替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
青春期孩子一般不善于表達自己內(nèi)在的感受,特別是不善于表達對父母的感受和想法。如果父母在交流中主動說出孩子的想法,孩子就會感到父母是理解他們的。
“你是不是感到學(xué)習壓力特別大,沒有考好是不是心里很難受?”“你是不是覺得爸爸管理太嚴了,是不是他沒有理解你、沒有尊重你?”“你是不是覺得那個發(fā)型更好看,媽媽讓你剪掉長發(fā)心里很不舒服?”這些話都是父母替孩子說出了他們的感受。孩子一旦感覺父母是理解他們的,他們就會對父母無話不說。
第三個技巧是“父母一定要多聽少說”。
父母與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不能總是發(fā)表長篇大論,而是要把主場交給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多聽孩子在說什么,他們想表達什么,孩子希望父母理解、尊重他們什么,這才是真正的傾聽。
父母不能打斷孩子的講話,更不能斷章取義就發(fā)表自己的言論。為了推進交流父母可以用點點頭、或“嗯、哦”等簡單詞語,表示對孩子說的話非常感興趣,從而鼓勵孩子繼續(xù)說下去,這樣孩子才能與父母傾心交流。
第四個技巧是“父母要少給孩子出主意”。
很多情況下,孩子與父母訴說他們的煩惱,目的也只是向父母傾訴一番。但父母往往會主動給孩子出主意,教孩子“怎么去做、怎么去說”,其實是多此一舉。
即使是孩子想聽聽父母的意見,父母也不能削弱孩子的自主性,應(yīng)該先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而后與孩子一道進行利弊分析。父母不能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霸趺慈プ?,怎么去說”還是要由孩子自己做主,如此操作孩子才能得到鍛煉。
當青春期的孩子緊閉心門,拒絕與父母交流的時候,父母即使是瀕臨絕望也不能放棄孩子,一定要全力以赴投入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當孩子走過了這一不平凡的階段,相信他們一定會頓悟,他們會認識到自己不能頹廢下去,他們會成為他們想成為的自己。
高中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主要原因是什么
1、生理上:
高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發(fā)育和年齡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會增強。很多時候希望自己可以獨立面對和處理一些事,甚至很多人強烈的想脫離父母。
2、外界上:
高中的學(xué)習難度對比初中,上了好幾個臺階,尤其是英語和數(shù)學(xué),物理等等科目,讓一些孩子無從下手,很多學(xué)生都是上課能聽懂,下課也按時完成作業(yè),但是就是考試考不好。
3、戀愛現(xiàn)象:
這個你不能否認,這個確實大量的存在限制的學(xué)生當中,很多小學(xué)生都開始“戀愛”起來,更別說高中生了,孩子早戀的原因特別多,有的是因為欣賞,有的是因為無聊,有的是因為炫耀等等等。
為了達到與孩子有效交流的目的,家長需要做到什么
1、說話的語氣不能太急躁,要平靜的、慢慢的交流
試想有人和你說話,語氣很急躁,嗓門又大,你愿意與ta進行交流嗎?答案當然是“不愿意”。高三孩子也是一樣的,尤其是自身本來壓力就大,因此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才能順利進行交流。
具體很簡單,家長在說任何事情時,哪怕憋著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語速不要太快。要允許孩子反駁、發(fā)牢騷,聽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斷。當然,傷人的話更是不能脫口而出。以平靜的口氣交流,同樣的話語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反之說得再有理,孩子也會認為你是在教訓(xùn)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2、說話的時機很重要,要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時候進行
很多家長白日上班工作,到家就是晚飯時間了,也是與孩子在一起的幾個極少時間點。因此,很多家長習慣了,在飯桌就開始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甚至批評孩子。其實,這恰恰是一個錯誤的交流時機,不僅達不到溝通交流的效果,還會影響一家人吃飯的心情。
或者是趁孩子高興的時候趕緊跟孩子嘮叨幾句,覺得此時孩子心情好,什么話都能聽進去,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結(jié)果往往相反。通常,面對突如其來,毫無準備的事,人們都很難快速轉(zhuǎn)換心理的接受。因此,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于家長的批評或建設(shè)性意見也易于接受。
3、說話的方式要適時調(diào)整,不要按部就班的刻意為之
在大家的印象中,要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最真實的想法,因此要“定期”、“定時”的與孩子溝通交流,或是一個禮拜一小溝通、一個月一大交流。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95后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隨性的成分很大,不要按部就班的與孩子談話,這種刻板、好像例行公事的溝通交流,他們會覺得“假”,往往還沒等家長說出什么,就從心底里本能地排斥。
同時,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在別的家庭適用的溝通方式,在自己家未必有效,家長應(yīng)該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適時調(diào)整溝通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