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對范仲淹的評價
范仲淹是宋代時期文武雙全的代表人物,他文能寫詩作賦,筆下名篇名言不斷,武能知兵善戰(zhàn),守住邊疆。范仲淹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同時也是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名人對范仲淹的評價
許多名人對范仲淹都有高度的評價。
歐陽修曾說:“公少有大節(jié),于富貴、貧賤、毀譽(yù)、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边@表明了范仲淹年輕時便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堅(jiān)定的意志,對天下大事有著強(qiáng)烈的興趣和決心。
此外,《宋史》也對范仲淹進(jìn)行了高度評價,稱其為“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諸賢,無愧乎此?!边@表明范仲淹在宋朝歷史上的重要性,也是對他在朝政上的貢獻(xiàn)的肯定。
王安石也給予范仲淹極高的評價,稱其為“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jié)無疵”。這表明范仲淹是一位具有典范意義的人物,其品德和才能都是無懈可擊的。
總的來說,這些名人對范仲淹的評價都表達(dá)了他具有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堅(jiān)定的意志,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全才”。
范仲淹和滕子京的友誼故事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
滕子京其為人豪邁自負(fù),是位有才干,有抱負(fù)的政治家,所以范仲淹在文中提及滕子京。
二人為同榜進(jìn)士,當(dāng)年在京城趕考時就已結(jié)下深厚友誼,兩人一見如故,說身世,談抱負(fù),十分投機(jī)。范仲淹舉進(jìn)士后,偕滕子京來青陽長山和九華山游玩。
滕子京愛青陽、九華山山水秀美,戀契友范仲淹情深,曾有言“愛彼九華書契”終歸于青陽。死后,其諸子遵其志,葬子京于青陽,這是滕子京葬于青陽的原因之一。
同時二人也是政治上的一對難兄難弟。天圣七年(1029)六月,京都開封天大雷雨,電光亂掣,竟射入一大火團(tuán),四處爆裂,大火烈烈轟轟的燒了一夜,竟將三千六百一十間房屋的一座琳宮玉宇,變成了一片瓦礫荒場。
劉太后想借機(jī)將多次勸阻她想得皇權(quán)禮遇的首相王曾以“兼領(lǐng)玉清昭應(yīng)宮使管理不嚴(yán),因而發(fā)生大火”為名,罷免了王曾首相,貶為青州(今山東濰坊市境)知州。范仲淹、滕子京等諸多高中低級官員分別奏請劉太后放棄垂簾聽政,將軍國事大權(quán)交還給仁宗趙禎。
劉太后大怒,將范仲淹等高級官員逐出朝廷任地方官,將中低級官員一一貶逐邊遠(yuǎn)州縣。滕子京也于天圣九年(1031)由大理寺丞貶至閩北邵武縣。
到了仁宗一朝,二人均是慶歷新政的主推者和支持者,慶歷三年范仲淹與富弼提出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nóng)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項(xiàng)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改革主張。
由于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們的阻撓。慶歷五年初,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各項(xiàng)改革也被廢止,新政徹底失敗。
滕子京一生仕途坎坷,屢貶屢謫,歷經(jīng)磨難,最高官職只是天章閣待制,與范仲淹不是同一官位層次上人,也稱不上文學(xué)家,但其為人豪邁自負(fù),是位有才干,有抱負(fù)的政治家,與范仲淹可謂是君子之朋也。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是《師說》。優(yōu)秀的文章有:《雜說》、《原毀》、《進(jìn)學(xué)解》、《答劉正夫書》、《送孟東野序》、《祭十二郎文》、《送李原歸盤谷序》、《張中丞傳后續(xù)》等。
此外,他還寫有《柳子厚墓志銘》、《寄柳子厚文》、《畫記》、《答李翔書》、《原道》、《原毀》、《原性》、《論天旱人饑狀》、《論佛骨表》、《送窮文》、《平淮西碑》等。
其詩主要有:《山石》、《汴州亂》、《南山》、《石鼓歌》、《陸渾山火》、《日食》、《題汴梁》、《題驛梁》、《題楚王廟》、《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飲潼關(guān)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