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對柳永的評價
柳永對宋詞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他既增加了宋詞的寫作手法,也發(fā)展了宋詞的詞調(diào)和文體。但柳永在文學之外,為人風流,常沉迷于市井生活。所以后世是很多文人,對他的評價呈兩個極端。
世人對柳永的評價
歷代文人對柳永詞品的評價莫衷一是。
既有極力揄揚者,如江陵病叟項平齋稱"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永詞"(張端義《貴耳集》)。
也有橫加貶斥者,如王灼《碧雞漫志》云:"惟是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予嘗以比都下富兒,雖脫村野,而聲態(tài)可憎。"
前者多稱贊柳詞的"音律甚協(xié)"(沈義父《樂府指迷》)、"詞意妥帖"(《詞評》上卷)、"以平敘見長"(周濟《宋四家詞選眉批》),對承平氣象以及羈旅形狀的描繪可上埒唐人。
后者則抨擊柳詞的"俗",稱之為"骫骳從俗"(陳師道《后山詩話》)、"韻終不勝"(李之儀《跋吳師道小詞》)、"辭語塵下"(李清照《詞論》),再由詞及人,謂其"涼薄無行"(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
有趣的是,詞史上這兩類評價常常出自一人之口,連言語激烈的王灼在斥罵柳詞"可憎"之前,也寫了幾句"間出佳語"、"聲律諧美"這樣的溢美之語,雖然這大概率是欲抑先揚,但也折射出文人對待柳詞的復雜態(tài)度。
柳永對宋詞的貢獻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
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柳永的為官經(jīng)歷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xiāng),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