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山居雜詩
元好問的《山居雜詩》寫在金元時期,《山居雜詩》的風格沉郁含蓄,多為傷時感事之作。元好問是宋朝金朝對峙時期北方的文學代表,他被尊為“一代文宗”、“北方文雄”,元好問的桑亂詩最為有名。
元好問山居雜詩
1、《山居雜詩》其一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生。林高風有態(tài),苔滑水無聲。
2、《山居雜詩》其二
石潤云先動,橋平水漸過。野陰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3、《山居雜詩》其三
樹合秋聲滿,村荒暮景閒。虹收仍白雨,云動忽青山。
4、《山居雜詩》其四
川迥楓林散,山深竹港幽。疎煙沉去鳥,落日送歸牛。
5、《山居雜詩》其五
漲落沙痕出,堤摧岸口斜。斷橋堆聚沫,高樹閣浮槎。
6、《山居雜詩》其六
鷺影兼秋靜,蟬聲帶晚涼。陂長留積水,川闊盡斜陽。
元好問是金人還是宋人
元好問生于金國,是金朝的文學代表。
元好問生于1190年,當時正是南宋期間。不過元好問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國,據(jù)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后代。
元好問是當時金朝最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遺山集》、《中州集》、《續(xù)夷堅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元好問從小就稱為是神童嗎
是的。
元好問的家世背景相當強大,元好問的祖先相傳是北魏太武帝的兒子,因其祖先在跟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下才改姓元的。
元好問的高祖元誼在北宋晚期官忻州神武(虎)軍使,他的曾祖元春是北宋的團練使,其祖父是元滋喜是柔服丞,但是他的父親元德明卻多次科舉不中,平時就詩歌酒水相伴。
史書記載元好問從小就很聰明,七歲的時候就能作詩,被當時的人稱為“神童”,十一歲的時候得到翰林侍讀學士路擇的賞識,路擇喜愛元好問,所以經常教他讀書。
元好問十四歲的時候的老師是陵川的晉卿學,他的老師是當時的大儒學家郝天挺,在其十五歲的時候,曾寫下五言詩并轟動一時。